周末回家,路过村里那座小桥的时候,驻足了几秒,看到祖厉河面结着厚厚的冰,就有了想下去滑一会冰的冲动。家门前的小河,从记事起,就在那,蜿蜒曲折,奔流不息,那时候不知道它的名字,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。现在想想,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,能够在一条小河边长大,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。
亲近祖厉河,是从上学开始的。我小学和初中的学校,在家的对岸。每天上下学,要经过它好几次。河的两边,有小树林,有苜蓿地,也有庄稼地,还有长着草的荒地。
夏天,放学了的孩子们,在树林里穿梭玩闹,在荒地上奔跑,捉蝴蝶,嬉戏。玩脏了,就脱下鞋子仍在荒滩上,卷起裤腿坐在河边洗脚。夏天的河水很清,被太阳晒了一整天,脚放在里面凉爽的感觉沁人心脾。或者光着小腿在河里走,感受着清清的河水流过身心,真的是无比舒适。发过大水以后的祖厉河水里偶尔会有小鱼,一群孩子就追着鱼在水里跑,虽然捉不到鱼,但还是要顽皮的尝试几番。流水淙淙,水声潺潺,犹如悠扬的乐曲不停地轻放着,哗啦哗啦,也像恋人之间在说着甜言蜜语,那么轻松,那么动听。夕阳西下,金色阳光照在水面上,波光粼粼,金光闪闪,画面和谐。玩累了,就从河里出来,躺在苜蓿地里看夕阳西下,看羊儿回家,鸟儿归巢,看着回家的羊肠小道直到天边,蓝蓝的天空越看就感觉越高……那些体会,是长大后不敢去想的无忧和快乐。
祖厉河平时的水量并不大,河面也就一两米来宽。夏秋季节,雨比较多。下雨的时候,河两岸的山水都聚集到祖厉河里,就会发大水。一发大水,河面就有十几二十米宽,大水有时候会漫过村里的小桥,这时候我们就会很紧张,担心大水会把村里唯一一条过河的小桥给掀翻了去。小时候最喜欢看大水,大人拉着小孩生怕孩子贪玩,去大水边。在高高的岸边静静地看着宽宽的大水,仿佛不是河在流,而是岸在走。发大水的时候,河的两岸就站满了看水的人,我想,那场面或许就像书上说的钱塘江观潮吧!
冬天,一串串孩子在冰上滑下长长的的一步,是多么大的挑战又是多么满足的成功。一到寒假,就特别喜欢在晴朗的下午呼朋引伴去河里滑冰。水结冰了,白白的冰面和两岸白色的雪相互呼应,给人一个白色纯洁的世界。冬天冷,玩冷了总要烤烤火,有火,就能烧洋芋。去滑冰的时候,带上小洋芋,烤熟了,很多孩子分享吃东西的乐趣,真是人间最美的味道。
我现在觉得祖厉河对我的陪伴,大多是精神上的。它平静流淌的时候,人河相处,相安无事,就像生活,更多的是平凡。可有时候它会发大水,就像发脾气一样,也像是偶尔给我们别样的一课,给我们上学带来不便。我们就得比平时起的更早,去很远的地方走大桥。祖厉河,在世界河流中算得上是最不起眼的小河了,可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小而停止日夜的奔流,永远川流不息。那种精神在黑暗里给我鼓励,在逆境中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。(郭娟梅)